Thursday, June 7, 2012

生物實驗心得報告

  那一天, 我整理好實驗衣, 實驗紀錄簿. Lab rotation, 我不知道我要幹嗎? 於是我什麼都帶, 以防萬一. 來到學餐看到宏凱, 才知道要個別到教授實驗室集合. 還好有遇到人家, 不然我可能白跑一趟了. 往下山的途中遇到安排同一組的楊明仁. 他說要在815教室集合, 但是我記得范明基的辦公室在7樓, 怎麼會在8樓集合呢? 於是我帶著狐疑的心情, 坐上空曠的搭電梯到了8樓. 看一看四周, 每一個同組的同學. 我不禁想罵楊明仁有沒有搞錯, 他隨後解釋是助教昨天晚上po的地點. 我開始懷疑自己還宅的不夠深, 怎麼連個訊息都看不到?

  那天上課同學有點小遲到, 還好帶我們的學長並不介意. 得知教授出國, 所以上課由他代替. 內心不禁嘀咕別人都是老師親自教導, 怎麼系主任請他的研究生代替他呢? 雖然我心裡明白, 有時候教授真的很忙. 況且學長帶不止一年的實驗了, 交給他似乎沒不妥. 上課的時候, 看到學長正忙著開電腦打開power point, 突然想到學長也曾坐在底下, 像我們一樣, 看著上方的表演. 我想就算上課不小心睡覺, 他說不定能諒解呢! 畢竟他也是過來人阿! 年輕人果然就是年輕人, 教學的語氣很符合我們的頻率. 學長知道怎樣我們就會睡死, 所以他都避免其他老師會犯的錯. 而power point的內容也很可愛, 他用洞房花燭夜來形容老鼠的繁殖, 而且在整體的power  point呈現上, 會避免字太多, 內容太沉悶等問題.

  Power point說明常用實驗老鼠四種, 有白老鼠, 黑老鼠, 無毛老鼠, 棕色老鼠. 意外的是口頭一直提到的白老鼠, 居然不是最常使用的. 反而是黑老鼠比較常用. 黑老鼠的記憶力和判斷能力比白老鼠好, 如果把黑白老鼠一起丟進迷宮, 最先找到路的會是黑老鼠. 黑色老鼠似乎有聰明的基因. 而無毛老鼠則是沒有T cell的種類. 非常難照顧, 要保存在一個無菌空間才不會受感染. 因此無毛老鼠除了昂貴外還很難保留.

  結束種類介紹後, 接著是判斷母老鼠是否交配過. 把它尾巴掀起來會看到一個洞, 那是陰道, 如果洞口有堅硬的膠態物質, 便證明有交配過, 有沒有受精是另外一回事. 之後的slide介紹老鼠從卵分化成一個個體的過程, 其中包括第幾天會長什麼樣子. 我們鎖定的觀察目標是出生約8.5天左右的卵. 那時候身體還是Nike的打勾狀, 之後才會慢慢內折, 成為老鼠的樣子. 那天上課用兩隻可能會懷孕的母老鼠. 學長很快地用手指把老鼠後頸折斷, 阻斷下半身神經訊息的傳遞. 接著把肚子剖開, 把卵巢找出來. 但第一個老鼠沒有懷孕, 於是又以同樣手法處理了第二隻. 幸運的是它有懷孕. 分辯的話要看子宮內部有沒有像水管的血管, 上面附則很多小卵.

  學長把其中一顆卵放在解剖顯微鏡下, 我和其他同學看著電腦螢幕學習切卵的操作. 首先卵外面的膜是不需要的, 因此用兩個小夾子就能輕易撥開. 而裡面那顆才是最麻煩的. 裡面的那顆受精卵可以明顯分辨那裡是頭部, 而小老鼠會在細胞頭部位置. 我們的任務是把受精卵切半, 在不傷害老鼠胎兒的情況下, 讓胎兒脫離受精卵. 最後觀察它的樣子. 解剖到後來發現胎兒的成長不夠大, 裡面的胎兒只有7.5天大而已, 而且它非常小, 很容易在解迫時傷害到胎兒.

  有人比較幸運, 挑到的卵成長時間超過8.5天, 因此可以看到簡單的胎兒型式. 但是不幸的, 有人在剪膜的時候, 不小心把胎兒的頭剪斷, 因此雖然明顯的有老鼠身型, 但其死貌甚是慘不忍睹. 每個人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 我是耐心且不敢隨便下手的人, 我的老鼠在結束前還保持了尊嚴, 沒有被分屍! 而其他人也有粗心, 或是不小心剪到胎兒的時候.
 
  很有趣, 課程結束後學長還帶我們到處參觀, 看來是時候想想自己該進哪個實驗室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